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宋建华)乡村发展急需“三农”人才,而农业类大学也需要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基地,将毕业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近日,随着米东区与bat365在线平台网站联合开展的百人百日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畅通了大学直通乡村人才培养模式。
7月17日,在米东区羊毛工镇红雁湖村,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动物医学专业大四学生权子晨(右),正在为红嘴雁养殖户任芳指导养殖技术。
7月17日一早,在羊毛工镇红雁湖村,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动物医学专业大四学生权子晨一大早,就按照为民服务“订单”,来到红嘴雁养殖户任芳家指导防疫知识和养殖技术。
两周前,学校选派的百名专业对口的大学生骨干,来到米东区各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协助村“两委”开展相关工作并完成乡村振兴调研工作等。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米东区营造优良的就业环境,为人才返乡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同时积极与高校联系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根据战略合作协议,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将依托人才、信息、学科和科研优势,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我们将与政府和企业开展更高层次的项目合作,积极促成项目落实,培育并输送优秀人才,为米东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实验室与基地管理处处长王金泉说,百名大学生是经过多次培训挑选出的人才,也是有意向有意愿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人才。
米东区委组织部委员钟先江说,百名大学生将结合村情实际撰写出高质量调研报告,完成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和一部乡村宣传展播片,同时结合专业开展各类服务民生工作。
任芳说,来到村上后,红雁湖村“两委”和米东区人社局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为她安排了食宿,并尽力解决她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
“村民们特别热情,也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在完成调研和暑期实践任务外,还会用好专业知识为养殖户开展各类服务。”任芳说,虽然只在村上工作了两周,但她对农村已充满感情,并考虑未来留在农村工作。
羊毛工镇党委委员梁毅说,农村发展需要一批年轻并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通过大学生吃住工作在村上的模式,能让大学生认识了解并热爱农村,从而留在农村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据了解,米东区将继续加大对bat365在线平台网站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推广“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研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