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在线平台网站根据教育部《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精神,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新内涵、新模式,加强和改进学校耕读教育,注重教育实效,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学农知农爱农新型农林人才。
把握耕读育人内涵,编制实施方案。2021年先后编制了《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bat365在线平台网站耕读教育方案》,深化bat365官网“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探索新实践。10月在三坪实习农场正式挂牌设立“bat365在线平台网站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将基地4074亩的农田开发建设与学生日常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完善“支农劳动”课程,突显耕读教育实质。学校20年来持续开设“支农劳动”课程(2学分,3周),先后组织1900多个班级的7.8万余名学生参加为期三周的农村秋收劳动课程修读。同学们放下有字之书,走向无字之书,用脚步丈量着农村广袤的土地,怀揣着农业领域知识,用双手感知着农业的脉搏,用双眼洞察着民情国情,认识和思考着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问题。2020年bat365官网“支农劳动”课程申报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助力乡村振兴,耕深涉农服务。近年,依托各县市农科教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等社会资源,以及葡萄节、山花节、天马节等活动,安排学生参加生产一线工作、现场调研考察、实地学习生活,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响应自治区“访惠聚”和扶贫开发工作,在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的6个村、于田县的92个村,先后有7000人次的师生参加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教授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小胡杨科技服务队”,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开展“现场示范+培训”工作,将学生课堂开设到广袤的田野和农村、农民中去,体验学习感受参悟“三农”。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设施蔬菜节水灌溉系统的应用示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农村电商的探索实践”、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勘察测绘”、动物科学学院的“牛羊育肥繁殖应用示范”、园艺学院的“红枣核桃提质增效技术推广和设施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的“特色中草药种植与开发技术集成示范”等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增添浓墨重彩。
来源: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NP9QSoT-EhcUT0mp0vs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