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发布时间:2022-05-05 来源: 作者:江斌伟 浏览次数:917

【开栏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春因奋斗而精彩。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青春向党,无数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的中国青年,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即日起,乌鲁木齐晚报推出“奋斗者 正青春”专栏,讲述首府大地上一代代奋斗者擦亮青春亮丽底色、将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用奋斗创造出彩人生的动人故事,以此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献礼。

文图/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江斌伟 宋建华 贾梦妍 史传芝 梁淑芳 梁乐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探索、拼搏、燃烧、奉献……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起点赋予新使命。奋斗是青春最好的礼赞,青春因奋斗而精彩。

  五四青年节,希望首府每一位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的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珍惜青春时光,抓住和用好时代提供的有利条件,在努力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同时实现人生出彩,在新时代谱写更加精彩的青春之歌。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张鹏荣获第19届“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记者梁淑芳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张鹏——

  跳着新疆舞走向更大的舞台

  “五一”假期,对张鹏来说是忙碌的。泡在舞蹈室里的他,跟学生们排练着有关龟兹风格的作品。

  31岁的他是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今年荣获“新疆青年五四奖章”。

  张鹏出生成长在黑龙江,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大学期间,他认识了来自新疆的李梦雨。

  毕业后,张鹏选择来到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学,两人喜结连理。

  在教学过程中,张鹏是出了名的严厉。

  学生加吾兰·麦麦提吐逊说,他关注舞蹈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演员在表演晒太阳时,眯眼的状态、眼睛要睁到多大,他都会细抠。

  对于张鹏来说,从舞蹈演员到讲台上的教师,无论是编排的《阳光下的麦盖提》获得“荷花奖”第一名,还是教室里与学生们的普通舞蹈日子,不变的是对舞蹈的热爱。

  “我希望将来能让更多学生跳着融入新疆元素的舞蹈,走向更大的舞台。”张鹏说。


  近日,在位于米东区三道坝镇皇宫村的肉驴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顾奋渊(左)正在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商量基地发展规划。记者宋建华


 返乡创业青年顾奋渊——

  让青春在农村广阔天地闪光

  这两天,在米东区三道坝镇皇宫村,35岁顾奋渊正在镇政府帮助下为“全驴宴”展销中心找位置,打算开一个销售驴肉、驴奶粉、冻干粉、阿胶等农副产品的综合点。

  十年前,顾奋渊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毕业后,毅然选择返乡创业,要让青春在农村广阔天地闪光。

  从种水稻、销售水稻,再到养牛、养驴,在各级政府帮助下,顾奋渊带着一帮年轻人建成了肉驴基地,发展以驴奶、驴皮、驴肉为主的养驴产业,还开发了驴奶皂、驴奶面膜等产品。

  去年,顾奋渊获得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让他更加坚定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信心。他打算争取尽快研发驴奶粉、冻干粉、阿胶等产品,从传统养殖向特色养殖转变。

  “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还要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让家乡越来越好。”顾奋渊说。


  西部计划志愿者杨丽在达坂城区艾维尔沟街道办公。记者贾梦妍


西部计划志愿者杨丽——

  在第二故乡的热土上发光发热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路在脚下,心是火炬,建功立业大志不移……”当主题歌《到西部去》的激昂节奏响起,总会让西部计划志愿者杨丽心潮澎湃。

  今年27岁的杨丽是山西人,2018年从家乡来到达坂城区开展志愿服务。去年年底,她还考取了达坂城区艾维尔沟街道干部岗位,扎根新疆,奉献青春,服务基层。

  “我见过这里的白雪,看过这里的戈壁,品尝过这里的雪菊、辣子鸡,走过这里的许多路……这里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杨丽说。

  从下定决心,到适应基层,伴随着历练和成长,杨丽在志愿生活中调节自己的心态,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

  “在基层遇到的问题林林总总,把群众问题摸清,把惠民政策落实,就是在做实事、做好事,就是在贡献出自己一份看似渺小却足够坚定的力量。”杨丽说。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曾亚琦带着马匹参加训练测试赛后,牵马回厩。记者江斌伟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动物科学学院马种质创新培育与健康养殖团队——

  科技为引领做好新一代“养马人”

  住马场、“泡”实验室、参加马匹训练测试……这是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曾亚琦所在的马种质创新培育与健康养殖团队的日常。

  在这支有13人的团队中,像曾亚琦这样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就有8人。

  对于这支年轻的团队来说,想要打破国际上仅少数几个国家拥有专门化用途马遗传资源及相关培育生产技术垄断局面,并非易事。


  数年如一日住在昭苏马场、夏日带着马匹参加训练测试赛、冬季一连多日“泡”在实验室……几经努力,曾亚琦所在的团队培育形成了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运动马、乳用马、肉用马新品系,并构建“育、繁、养、培、推”高品质专门化用途马培育生产体系,实现了马匹个体价值和附加值提升。

  今年,他们还荣获了“新疆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以科技为引领,做好新一代的养马人,助力牧民马上致富,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曾亚琦说。


  虎琦(左)和马尔利(右)正在针对测试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记者史传芝


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获奖团队——

  在学习和实践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激动!”2021年12月,18岁的虎琦和团队其他5名成员,凭借“燃眉之急——液体燃烧技术引领者”项目,获得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他说,这是最好的成年礼物。

  虎琦所在团队的6名成员都是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交通技师培训学院)汽车电气维修专业的学生,最小的马尔利16岁。

  他们致力于研究,通过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燃料燃烧环境,捕捉在不同环境温度压力下燃烧过程的清晰彩色图像,帮助计算出新型燃料添加剂配方,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

  “我们已经申请专利,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测量设备已在清华大学相关研究中使用。”虎琦说。

  目前,团队仍在不断进行测试,并结合使用反馈情况开展研究。

  “我们都商量好了,毕业后会继续求学,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成为更好的自己。”马尔利说。


  近日,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团队正在实验室进行学术讨论。记者梁乐


 新型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的拓荒者——

  学以致用、学以报国

  “这枚奖章是对团队这群年轻人的最大褒奖。”“新疆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团队负责人、所长潘世烈说。

  成立于2007年6月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团队,从刚开始几个人的课题组发展成为83人的大集体,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只有28岁。

  “我们团队面向国家和新疆区域发展战略需求,聚焦微电子、光电子、信息、航天等技术领域,开展大尺寸、深紫外、中远红外等特性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及器件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型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取得了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潘世烈说。

  目前,团队已建成高水平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原始创新策源地、颠覆性技术创新基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学以致用、学以报国,就是最大的成绩。”潘世烈说,把中国的新材料领域推向国际先进水平,是大家的奋斗目标。


编辑:万婷 冯魁 刘嘉源  审核人:赵晓露

友情链接

  • 智慧新农大
  • 官方抖音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新闻网移动版